说到环保,的确是一个不得不认真对待的话题,自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产生大面积雾霾,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大多西方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开始花大力气去投入环保。同样,中国也没能逃出这一步,东北、华北平原的大面积雾霾也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现在也想尽办法解决环保问题。但说到底,PM2.5也不都是汽车的过错,究其根本还要从能源入手。而这个创驰蓝天之父人见光夫的言论,也从此入手了。
其演讲的大致内容是从碳排放的全过程角度来讲电动车到底是不是更环保,中国很大一部分的电力来自于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的碳排放要远高于汽车尾气的碳排放,现在每年因发点产生的碳排放是4.3亿吨,而汽车的碳排放大约是2亿吨,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发展电动车实属本末倒置。在其炮轰中国环保之后,开始讲解他的创驰蓝天技术对环保有多么大的贡献,总的来说这段演讲还是带着利益目标。
这样的观点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既然环保的电动车并不环保,还存在着这诸多限制,那政府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电动车呢?
“创驰蓝天”真有黑科技
其实大家对马自达的印象多半都是一个“技术宅”,人见光夫这个创驰蓝天的动力总成研发负责人是完全秉承了马自达的独有印象,典型的“技术宅”一个。说到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技术,那还真不是盖的,称得上是马自达的黑科技,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压缩比,其SKYACTIV-G型引擎也是在量产汽油引擎中,压缩比达到14:1的发动机。高压缩燃烧大幅提升引擎的工作效率,油耗降低、扭力提升分别达到15%以上。
创驰蓝天技术旗下也依然有其独有的其他技术模式,变速箱,车身结构和底盘都在为环保方面做着贡献。通过调整结构,大幅实现了轻量化和紧凑化改造,体积紧凑,提高车身布局的使用效率,通过降低内部阻力,提升了燃油经济性。其旗下的很多技术都曾荣获大奖,所以人见光夫这位“宅男”炮轰起中国新能源政策也是有底气的。但说到中国的新能源政策到底环不环保,还要细细讨论。
从全程碳排放来看,电动车依然环保
其实在人见光夫关于环保政策的言论中依然有很多漏洞,从目前中国的电力系统和碳排放做全周期来看的话,电动车似乎正如他所说,环保性能存在很大争议。但要细细考虑能源效率、环保措施,电动车依旧是很好的选择。
首先,人见光夫没有考虑到热效率的问题,量产车中的发动机热效率也只是接近40%,还包括混动车型,纯汽油车的热效率纪录是丰田的两款阿特金森引擎,达到了38.5%。而发电厂的普遍热效率在40%左右,输出变电的损耗较小,可以忽略,电动机的效率却高达95%以上。
对于碳排放的问题,在发电厂,可以采取集中处理,处理成本更小,更有效,如果放到大街上的每辆车上,无疑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像一堆垃圾和一地的垃圾,打扫起来完全是两个概念。
纯电动车只是过渡,但电动未必不是未来
说一下发展趋势,基于电动车是否环保这个问题,看了很多文章,基本能总结出一点,从目前的电动车性能和中国社会环境来看,电动车仅仅只能作为小面积的城市代步之用,其原因有两点,是在人口密集的高层住宅区里电动车充电依旧是个大问题,住在二三十层的住户不可能拉根电线下来给车充电,也没有那么多的车库供车使用;第二是中国高速公路上没有那么多的充电桩,即便是以后加大了建设规模也不能满足中国的复杂路况,单次行程过短也让中庭用车受到了限制,电动车的单次行驶里程还有待提高。所以电动车只是能源过渡阶段的一个小面积替代品,至于这个过渡期是多久还没人知道。
但从目前的能源转型来看,电动车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还需要很长时间。电动车的数量多少其实是能源环保的一个风向标。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电力系统77%还在依赖煤炭,但煤炭的消耗量在逐年降低,这可以反向证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动车的市场会得到增长。基于上述的纯电动车使用限制和能源改造的双重考虑,在未来更为清洁的燃料电池或是电力混动更加适合发展。(車坛百晓生,评车市江湖。欢迎关注车晓生微信公众号:chexiaosheng1985)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