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速电快保全国汽车蓄电池服务商,全国2500个区市县服务网络,万名安装技师,4500家安装网点提供汽车蓄电池o2o服务。 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速电快保全国汽车蓄电池服务商,全国2500个区市县服务网络,万名安装技师,4500家安装网点提供汽车蓄电池o2o服务。](/Public/images/sd_logo_img.png)
![](/Public/images/sd_logo_right_img.png)
编者按
奉上的是读者对日前AutoKol发表的《特斯拉再曝安全漏洞》一文的读后感言。原创文章发表后,我们都热切地盼望能得到读者们对文章内容的感受、意见或观点,以督促我们不断进步。如果您有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期望我们某个话题做深入报道,都可以反馈到我们这里。
读者说
经完全“入侵”手机后,汽车则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下一个发展目标。这其中不乏百度、腾讯、阿里、乐视等企业,他们开始着重深入汽车领域,不管是给大众“讲故事”还是挖掘新市场,但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互联网+”的派别。
除了乐视近日宣布获得10.8亿美元的首轮融资,并创下全球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首轮融资记录,打算进军整车外;百度的无人驾驶计划也是从去年开始有崭露头角之势,宣布计划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口号也是一个比一个响亮。 其实,互联网汽车概念之所以被炒得火热,究其原因离不开“利润”二字,部分互联网企业仅凭几张PPT和概念车创造了一个“梦一般的故事”,进而获得巨额融资。但剧本编写好后能否拍成电影我们不得而知了。
记得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所所长戴一凡曾说:“现在市场上火热的互联网汽车大多是一些汽车企业及互联网公司炒概念行为的产物。”
的确,如今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互联网车企大多都只是对技术升级和汽车改造有着较为深刻的研究,真正涉及到车辆本身的却很少,但说到底我们终体验到的除了它的各种互联功能,还有重要的“质量”和“安全”。
而特斯拉安全漏洞事件是很有力的证明,众所周知,虽然其自动驾驶系统依旧受人诟病但我们依然要承认特斯拉在汽车互联方面堪称领先。侧面也反映出,一方面汽车互联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汽车互联的弊端,或者说部分漏洞依旧需要完善。
这些漏洞并非是互联网车企的几张PPT和概念车可以解决和掩饰掉的,在我看来,值得庆幸的是特斯拉安全漏洞事件虽然给其招来“黑粉”,但对于汽车互联这个行业来说,却是一次“未雨绸缪”。 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网络安全事故,对于其他正要准备进入互联网汽车的企业来说则是一次警示、一剂预防针。后来者应该在网络安全方面格外注意和深入研究。
智能汽车与网络的交互、远程访问以及自身系统与外部系统的物理端口为黑客的攻击大开方便之门,但说起应对措施,以美国为例,政府拟立法来规范汽车制造商的制造标准,行业协会也通过联合众多企业形成标准化的时间流程。同样,作为汽车制造商本身,也应该积极参与防护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的工作。
AutoKol点评
新事物的产生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在智能互联汽车领域中,安全问题虽然长存,但却不能因噎废食。
其实,智能化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各大车企备受关注的重点,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很多消费者都认为,智能化水平越高,安全隐患越大。其实不然,智能化汽车发展起初,技术或有些许不成熟,但事物的发展本身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汽车原本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产品,再集成一些电子装置后会变得更加复杂。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隐私遭泄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同许多传统制造行业中的企业一样,车企亟待转化互联网思维以及加强互联网安全管控等。从人才方面看,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系统安全工程师、系统架构工程师以及数据分析工程师等人才紧缺,而车企也正相对缺乏这类人才。
智能汽车如今是大势所趋,众车企除了在技术上不断升级外,也应该在日常运营中加强监控。另外,也应该加强企业和行业之间的合作,并与安全平台保持沟通,使得网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汽车内参》是国内首家新媒体整合平台AutoKol旗下的B2B大财经号。阅读更多《汽车内参》文章,请添加《汽车内参》微信号(marketingauto),投稿邮箱:duanxiru@autokol.com。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