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涨多跌少、城市堵塞成灾难、收费站星罗棋布……中国汽车产销量成绩斐然,但也问题丛生,对此,我们曾愤怒过,悲伤过,诘问过,但更多时候却选择忘却。一起来看看,10个“用车异常”,你习惯和容忍了几个?
1.没有召回
每年,全球都有大量汽车召回,主角由各大汽车公司轮流担当,但奇怪的是大部分本土车却甚少召回。其实,本土车型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隐瞒问题。
2.油价涨多跌少
油价号称与国际接轨,有涨有跌,但几轮下来,油价却高高在上,原因是涨多跌少,涨价时“百米冲刺”,跌价时“步履蹒跚”。甚至好几次还出现“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成品油却上涨”的奇怪现象。
3.开车不如走得快
北京堵,上海堵,广州堵,长春堵,深圳也堵,甚至连海口也在堵!放眼望去,一线城市包括省会城市,都已经成为极具现代特色的“堵城”。开车不如走得快,已不再是奇闻。
4.收费站比服务站多
中国有全世界的高速路网,但同时拥有全世界多收费站,全世界收费公路不过14万公里,竟有10万公里在中国。收费站比服务站多,过路费比燃油费贵。原本,燃油税实施后,普通公路所有收费站都要取消,但现实是,各地大大小小收费站仍是“任你雨打风吹,我自屹然不动”。
5.随意往车外丢垃圾
高速路上有捡垃圾的人,却不是环卫工人,这是中国高速路常见的奇特现象。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往往不用太长时间,捡到的空矿泉水瓶能装满一个大大的麻袋。谁丢的垃圾?往来的车辆呗!
6.雨后习惯性水浸
一下雨,不但堵塞,而且水浸,这已是中国城市的普通顽疾。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何区分发达和发展中,一场雨足矣。原因很简单,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看得见的地方自然下大力气去打造,看不见的地方“能免免”。
7.长时间修路
一条路反反复复修五六次,隔三岔五开膛破肚,这周姓“水”的部门开挖铺管道,下一周姓“电”的部门铺线路,再下一周可能是姓“煤”的部门来动工。不断复修的马路,让原本“肠梗塞”的城市更加“消化不良”!
8.野蛮的驾驶习惯
许多车主往往是从自行车主、摩托车主升级而来,所以,长期养成的野蛮习惯也沿袭到汽车上。闯红灯、与行人抢道、不打转向灯变道、遮起牌照超速、插队……各种不文明的驾驶习惯比比皆是。更令人不安的是,如此丑恶现象已经成为常态。
9.不愿出面
有调查显示,对于公共场合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九成人表示不愿意出面劝阻。正是这“绝大多数”的“不愿出面”默许了种种异常,加剧了更多人驾驶的野豁。你是否已经习惯于“不愿出面”?
10.没有“三包”
年年3·15,年年喊“三包”,汽车“三包”政策被催促了多少年,已不可考。车企、经销商乃至消费者已经习惯没有“三包”的日子。车企一如既往的强势,消费者一如既往弱势,碰到车辆重大故障,可以修,但不可以退,因为这不是车辆问题,而是你使用有问题。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